2011/12/26 15:07:00 浏览:740 来源:合肥家教网
而学生则处于一个被动的接受地位。师生双方的关系是一个单纯的师对生的单向影响过程。新课程认为,教学是师生的交互影响过程,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任务的特殊交往活动。首先,是师生交互影响而不是师对生的单向影响;是交往活动,核心在于双边交流,其基础是平等自由;中心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评判和选拔。而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不再应该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应用性,而更应该着重于通过作文教学这个交往活动达到对文字、生活更真实深刻的领悟。因此,我提倡进行分享式作文教学,把写作课堂当成一个自由的平台,教师变成师生交流中的一方,因此在指导、批改、讲评等各环节中,具体角色也相应发生转换,本文试就教师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不同角色展开具体的阐述。
一、作者的笔:以真诚触发表达欲望
作文教学中,学生经常不知道要写什么,这种失语现象其实不是因为缺乏生活,而是缺乏对自己生活的观照,对现实生活的梳理,以及把身边的感动表现出来的欲望。几乎一切艺术都来源于表达言说的欲望,这就需要一个动力,它相当于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到的“情境”,是“使本来普遍世界情况中还未发展的东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现和表现”的“更特殊的前提”,他还说,“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因此,作文教学也必须创设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境来让学生进入写作。那么,如何创设情境?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一个教师就是一本教科书。”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而卢梭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典范。”因此对于作文教学来说,要让学生学会关注、梳理、表现生活,要求教师必须首先关注、梳理、表现自己的生活。正如宁波的张全民老师说的:“在任何形态的作文教学中,作为教师,他的一个角色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他首先应该是一个写作的实践者和研究者。”2005年省优质课评比时,张老师上自由写作实践课,就将自己听马思聪《思乡曲》的感受与学生分享,还原自己写作散文《这个世界很美??关于马思聪及<思乡曲>》(该文发表于2005年第六期的《散文》。)结果这堂课在高手云集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大音稀声,大巧若拙,一个自身有写作特长的老师,往往可以把写作课上得很简单,没有高深的理论、繁复的环节、取巧的招式,却给了学生最直接的体悟。
虽然良好的写作能力原本应该是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然而我们还是不能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都首先成为作家,所以这里“作者的笔”更强调的是教师本身对于写作的态度,无论写得好不好,都要拿出决心严格要求自己写出每一篇下水作文,然后,勇敢地在学生面前呈现自己的文字。为文如为人,呈现文字无异于倾诉情感、袒露内心,所以这个过程其实就相当于老师对学生的情感倾诉过程。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抒发真情表现真实,教师首先要敢于抒发敢于表现,如果我们认同作文教学不是机械的冰冷的技巧传授与习得的过程,那就应该相信,任何情感交流的前提都应该是平等的,只有教师首先对学生交出真诚,学生才能回报以真诚。比如我们曾经有过的青春的叛逆与张狂,年少的浮浅与不安,摔过的跤流过的泪,同学朋友父子母女之间的悲欢离合磕磕碰碰,记忆里有的,无不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一篇真性情的文字,技巧是否娴熟、语言是否老到、主题是否深刻,都可以被忽略,关键是真实的感动。比如中学时代我的数学曾经是弱项,就有了《数学的噩梦》,比如小学时我们拉帮结派在班里搞分裂,就有了《分分合合》,初中时翻墙头爬水管逃学,就有了《飞檐走壁》……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早已不再是高高的讲台上威严完美不可触碰的形象,而是一个和学生一样,在用笔用文字倾诉的写作者,这个定位准确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就能被很大限度地触发出来。
而教师写作的引领作用还在于,要求学生在哪个方面作重点的训练,教师首先要在这方面作努力的尝试,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只有自己练过了,才知道运笔的轻重缓急。比如一次要求学生在作文中通过环境细节等描写表现人物心理,我就记叙了初中时和全班年龄最个子最高的一位男生的纠纷,我愤怒之下掀翻了他的课桌。文章着意描写了当时的场景:
周围静得可怕,似乎每个人都在屏息静气等待着发生点什么,窗外是白晃晃的阳光,灼得空气又闷又热,有女孩子在树影里跳皮筋,清脆的声音遥遥传来:小汽车、嘀嘀嘀,马兰开花二十一……(《老同学》)
要求学生在日常的生活表象下挖掘不一样的精彩,我写了一次坐公交车的见闻: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我背后给谁打电话,她说:哎,你知道吗?我告诉你啊,昨天那个谁谁被抢了,包里有三个手机……是哪,不知道她要三个手机干什么?……是哪,最近她真的很背啊……好了好了,我不跟你说了。对了,你千万不要跟别人说啊!
我忍不住笑,她的声音足以让全车厢的人都听见,可是她却很小心地叮咛别人:你不要跟别人说啊!(《平常的日子之有女同车》)
教师写和学生写同步,慢慢的,学生写就会在教师写的带领下,得到越来越多的暗示:只要关注生活,那么生活处处有文章;只要勤于记录生活,那么生活时时皆文章。
二、读者的心:以发现面对纸上人生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每一个独立个体的作文能力发展,这要求我们在作文批改的时候,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标准,实行多元评价,这是作文教学其他新理念能够真正体现的前提和保证。
1.尊重学生写作,使自己成为期待读者
每一篇作文,即使多么稚嫩、多么生涩,也是学生一段时间的劳动成果,更是一个故事、一种情感、一段人生,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要阅读,而不是评判;要发现,而不是挑剔。不仅仅把作文当成一次教学任务内的作业,更要当成是一次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机会,比如一个看起来桀骜不驯的男生,也许在文字里能看到温暖而柔软的一面;一个平时总是安静乖巧的女生,也许心灵某个角落也有叛逆不安的想法;那个总是笑呵呵的学生,也许有过伤心的往事;而那个经常眼神忧郁的学生,也许对挫折倒是豁达乐观的……如果教师能带着这样一种尊重的态度、发现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每一段文字,那么慢慢的,教师就能成为学生作文的期待读者,师生之间也才能建立起和谐美好的分享关系。
2.淡化分数等级,认真写好读后感受
传统的作文批改最后总是会落到分数和等级的判定上,诚然,由于考试的选拔检测目的,我们需要严格而明确的量化评定,但对于日常训练来说,学生最需要的是针对他作为写作个体的一点一点的进步和提高,这要在师生相对平等自由的交流中实现,而冰冷的分数和等级却如一道墙,将师生的情感纽带生生隔断。有识之士已经指出:“打分制度最终反映和强化了师生间的等级制度。”被强化的等级制度使得师生的交流不再自然,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妙语如珠,博客空间里行云流水,可到了课堂作文里,大都空洞无物不知所云。这里要说到沈从文先生,他没上过大学,也没有系统的创作教学理论,但他的学生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不乏其人,汪曾祺先生就是一位,他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沈先生“朋友般的批阅”,沈先生总会在学生作文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那是以一位读者的身份、一位作家的眼光对自己学生的文章进行真诚阅读之后的有感而发,有时,他的读后感甚至比学生的作文还要长很多。所以日常教学中,我会把大量时间用在批阅习作上,并经常在文字的触动下写出很多读后感,学生读过后会再加上自己的感想。在这样的探讨中,我们都得到了无形的提高,而心灵的距离,又近了一步。每次发下作文,学生首先会去看的都是我的读后感,慢慢的,打不打分、打什么分,已经不重要了。
三、鉴赏者的话语:以惊喜挖掘别样精彩
叶圣陶先生打过一个绝妙的比方,他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写作文也不是在流水线上做鞋子,不能要求完全的整齐规范。但是几乎从小学开始,作文讲评就形成了一个“八股模式”,不是条理清楚就是思路混乱,不是重点突出就是详略不分。规范也许是重要的,但一篇规范的作文,未必就是真性情的文字,未必就能吸引人阅读引发人共鸣,如果我们把目光过多停留在规范层面上,必然会使评价偏向于求全的责备。鲁迅先生说,学生学习写作,如同孩子学习走路,摔跤是难免的,该摔的时候就让他摔去。我们只能宽容,否则就会扼杀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个性,甚至扼杀写作的天才。
我曾经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有个男生,每周交上来的随笔都会洋洋洒洒几千字,虽然文字章法粗糙,但故事也可圈可点。有一次我们训练叙述方式,他在作文中暴露的叙述思路混乱,于是我决定匿了名字将本文作为反面教材让学生评价。这件事造成的伤害就是,以后的作文他小心翼翼循规蹈矩,可是我再也读不到那些精彩有趣的故事了。痛定思痛,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我都记得要宽容,具体的做法是使用鉴赏家的话语,注重对精彩的肯定和赞扬,淡化对规范的求全。对学生稚嫩的写作手法,我会毫不吝啬地去肯定、赞美,也会提升到理论的层面上加以定位。比如有学生改写《项链》时将叙述人变成玛蒂尔德家的女佣,用限制性视角来重新叙述故事,教师就可以告诉大家这就是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运用;有学生用时空交错的手法来叙述故事,教师可以联系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作者精心构思的开头。而对于行文中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则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或者自我评价,或者集体自由评价,或者声情并茂地朗读动人的段落。
美好的文字承载着美好的思想和情感,这样的鉴赏过程能给我们一个潜移默化的机会,面对教师有一定高度的品鉴语言,学生大都会“受宠若惊”:我写得真有这么好吗?当时我真的是出于这样深刻的考虑而构思的吗?慢慢的,我们会发现他们在自我评价的时候眼神开始坚定、语气开始自信,他们会说:是的!正如张俊峰老师说:作文课本质上是实践课而不是理论课,它是动态生成的而不是静止机械的。用这样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作文,让学生的耳朵听到更多的精彩、美好、成功,至于那些糟糕蹩脚的纰漏失误,就让它们在淡化中被忽视,被消灭,这就是一种良好的引导。
如果把写作比作一次心灵的旅行,那么可以说,分享式作文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段旅程,随着角色的不断转换,教师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重新观照自身,并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一次梳理,对感情作一次真诚的表达。而有了模范的引领、真诚的陪伴、热情的鼓励,学生不但培养了兴趣,激发了潜能,更拓宽了精神领域。这样的作文教学,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段快乐的旅程。